我们都听说过,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总量层面的表述,但有时会有看得见的手进行反周期干预,从而信号失真。但纵观海内外股市这么多年来的发展,从手机产业的崛起到成熟,从互联网产业的爆发到平静,产业变化和变迁充分在股市市值上进行了表达,这可以理解为股市中观层面的结构性机会,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投资机会之一,所谓的“没有股票的时代,只有时代的股票”,从本质上讲,其实就是一个产业变迁和产业周期的反映。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我最核心的投资理念就是“追随产业变迁,寻找最强阿尔法”。
在产业的投资框架中,首要的是定位产业周期的发展阶段,产业周期通常可以划分为萌芽期、导入期、爆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每一阶段的关注点和投资方式是不同的,但都统一于“当下价值是未来价值的当期折现”这一广义的价值度量方式。其中处于爆发期和成长期的产业是最可能出牛股的时期,这也是我重点聚焦的地方。
找到爆发期和成长期的产业只是投资的第一步,挑战之一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提前预判产业的变化,能够适时的在产业爆发即将或正当发生时能够及时介入,这就是产业投资最重要的一环——产业择时,产业择时的判断是没有捷径的,我的体会是必须深入到产业中去追踪去跟进,并且根据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自身多年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产业投资框架去修正认知,才能相对准确的作出大概率判断。
挑战之二在于能否在产业上行周期中找到最强的阿尔法,从而最大程度地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市值增长。在新产业的上升趋势中,面对未来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是最终胜出的企业,因此在我通常选取两种类型的企业:一类是竞争优势领先,一类是竞争优势赶超,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你的技术领先优势,规模优势领先,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客户粘性壁垒,以及管理层的优秀与否,最终都会综合定性的体现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上,并最终体现在市值表达上。
挑战之三在于当产业和公司进入上涨阶段后,尤其是大幅上涨后,如何去理解公司的市值是否被充分表达和定价,这里的核心是对各种类型产业规律的理解,比如企业S曲线的增长路径,企业不同的杠杆能力带来的业绩弹性,企业增长峰值的概率估算等等诸如此类。但这些理解的前提除了需要广泛的视角和经验沉淀外,依旧是产业变化趋势的紧密跟踪和及时反馈,可以说认知只是起点,及时的反馈修正才是敢上车、拿得住、及时撤,从而充分分享产业企业市值增长的保证。
以上三个挑战是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层面的,但仅仅这些理解还是不完备的,所谓木在林中,中观和微观的合集在促进宏观变化的同时,也会被宏观变化所修正,比如说宏观利率水平趋势和高低对微观定价分母端的修正,宏观周期变化对微观企业需求端的修正,宏观上行期、下行期以及上中下游盈利分配的变化对市场风格的影响等等。
整体上,由于经济体系是产业、企业、宏观三者互为反馈形成的综合系统,因此常常会表现出周期性、非线性和传导性的系统特征,而投资就是在充分考虑整个产业、企业、宏观层面彼此互为反馈形成的理解中作出的最终表达,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买一卖。
股票市场的投资方式有很多种,投资的核心是我们能找到逻辑自洽,能够持续盈利的,并且具有容错性和适应性的投资方式。“追随产业变迁,寻找最强阿尔法”为核心的投资理念,在于其底层的逻辑是实体经济的产业变迁和价值创造在股市上的市值表达,其既符合逻辑的推演,也被历史数据和投资实践所证实。
但市场是复杂的,我一直对市场充满着敬畏,并以“不完备信息下的贝叶斯概率决策过程”作为底层的投资哲学进行连续不断的反馈和修正,力求在逻辑自洽、不断进化的投资体系中追求极致。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